本校數位學習科技學系伍柏翰副教授帶領的精進計畫南區輔導團,積極協助鼓山高中落實「生生用平板」數位學習方案,讓數位工具真正融入課堂,提升學習效能。伍副教授強調,數位學習的推動關鍵在於整合良好的課程設計與教學支持,若僅追求數位工具的使用次數而忽略實質內容,將無助於學生學習,甚至增加教學壓力。
本校經營與管理學系於本(10)月18日,在研發處創新育成中心的協助下,安排學生前往統一企業參訪,深入瞭解該知名企業的發展歷程。從創立初期專注於生產麵粉和飼料,到今日透過創新來維持市場競爭力及應對全球化挑戰,讓學生有機會學習企業如何適應環境變化。
本校太陽能電池循環經濟產業聯盟10月25日召開年度第二次會員大會。校長陳惠萍表示,臺南大學身為聯盟的創始平台,將持續致力於綠色科技、資源再生及循環經濟領域的學術研究,並結合產官學的力量,將前瞻科研成果轉化為具體產業應用。
為推動跨校合作與資源共享,本校USR「為偏鄉而教計畫」與國立中山大學國科會「臺灣西南海岸長期社會生態核心觀測站」計畫於113年9月26日簽署合作意向書。此次合作期望促進學生次專長的培養,並提升對偏鄉教學的興趣與投入。
本校行政管理學系日前舉辦校外參訪活動,由余明助教授帶領「策略管理」課程學生前往官田區大崎村與六甲區公所,探索城鄉創生與社區營造策略,並探討永續發展的潛力。
由本校經營與管理學系與創新育成中心共同安排,日前帶領本校經管系師生前往臺鹽實業股份有限公司進行參訪。臺鹽公司作為台灣代表性企業之一,這次參訪為學生們提供寶貴的實地學習機會,也藉此加強學校與產業的緊密合作。
本校文化與自然資源學系與高雄歷史博物館,日前在高雄市立圖書館茄萣分館舉辦「113-114年高雄市百年廟宇宗教文物普查計畫(第一期):北高雄沿海四區(茄萣、永安、彌陀、梓官)」普查說明會。活動內容不僅涵蓋法規介紹與文物保存技巧,還展示科學儀器如何檢測文物,讓參與者深刻體會文物普查的重要性。活動吸引當地廟宇代表及文物愛好者參與,除深入交流與學習,也期盼大家能積極投入文物普查的行列,共同守護文化資產。
日本石川縣立大學於9月23日至24日訪問本校,進行為期兩天的短期學術交流。此行的重點包括簽署姐妹學校協議,以及共同舉辦環境與生物科學研討會,為兩校未來的合作揭開序幕。
本校與臺南市立博物館於今(113)年3月簽訂合作備忘錄(MOU),隨即展開具體合作,於9月21、22日共同舉辦「百窗即景X美柔汀版畫工作坊」藝術推廣研習活動。此次活動以「窗」作為城市之眼,透過市民的視角發掘臺南各具特色的風景與故事,深化藝術創作與城市歷史文化的連結。
本校流域生態環境保育研究中心昨(4)日執行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臺南分署主辦的「微水力發電共管計畫簽署暨ESG植樹生態共學活動」,協助推動微水力發電及農塘多元應用,實現減災、生態保護與綠能利用的多重效益。此次活動回應氣候變遷帶來的水災與旱災挑戰,結合老馬埤野溪治理、農塘活化及微水力發電技術,實現滯洪防災與水資源永續利用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