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度颱風「丹娜絲」侵襲雲嘉南地區,臺南市七股地區多所小學校園遭受嚴重損害,包括校樹倒塌、淤泥堆積、圍牆傾倒、教室窗戶及天花板受損等災情。長期在七股地區深耕的本校USR計畫「為偏鄉而教」,災後第一時間啟動支援行動,由教務長歐陽誾領軍,整合USR計畫團隊、社會參與辦公室、教職員生與校友組成志工隊伍,於7月14日至16日連續三天展開四梯次災後復原支援行動。
本校教育學系吳純萍教授所帶領的Schema團隊,於7月2日至5日前往澎湖縣內垵國小與文澳國小,舉辦「AI暑期探索營」,透過AI與海洋教育結合的課程設計,與在地師生共度四日富有溫度與創意的學習時光。
韓國仁川文化藝術基金會與地方文化基金會率團來台,7月4日與本校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進行一場以「社區劇場實踐與文化政策交流」為主軸的深度文化參訪。
為深化幼兒園美感教育的實踐與推廣,教育部自112學年度起推動「幼兒園美感教育扎根計畫」,由本校承辦「美感領航社群」,培育具備領導能力的美感教育實踐者。113學年度進一步依據教學現場需求,在全臺各地成立「美感自組社群」,鼓勵教師依據興趣與專長自主規劃課程與社群運作,持續拓展美感教育的深度與廣度。
本校於2025年《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 THE)公布的「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Impact Rankings 2025)」中,多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呈現具體進展與成效,持續推動永續大學的實質轉型。
本校6月25日與國家圖書館簽署「舊籍與文獻資料數位化合作協議書」,推動1949年以前出版之舊籍文獻的系統性數位轉化。
本校承辦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學習區完全免試國中提升學習品質計畫」,113學年度於6月25日在臺南大學舉辦「國高中連貫課程成果發表會」,邀集全國各學習區參與計畫的學校教師與行政團隊齊聚一堂,展示國高中連貫課程設計與教學實踐成果,以能協助採行完全免試管道升學的學生,能更順暢的銜接到高中階段的學習。
本校6月19日在府城校區啟明苑演講廳舉行《臺南學概論》新書發表會,吸引多位學者專家、文化工作者與學生參與。新書由臺南大學發行,並與麗文化事業機構合作出版,是國內首本以高等教育視角系統探討臺南人文地景與歷史文化的學術專書,展現地方學術建構與教育實踐的整合成果。
本校在教育部114年度「教學實踐研究計畫」中,再度展現教師於教學現場的實作能量與多元探索成果。本次通過計畫涵蓋教育、人文、工程、通識與技術實作等領域,體現南大在支持教學創新的制度推動下,教師橫跨世代的持續投入與深化實踐。
本校藝術學院完成與新加坡藝術大學(University of the Arts Singapore, UAS)表演藝術學院及南洋藝術學院(Nanyang Academy of Fine Arts, NAFA)之間的學術合作備忘錄(MOU)簽署,雙方正式成為合作夥伴,共同推動跨國藝術教育與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