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創新育成中心與南方創客基地合作舉辦「咖啡渣再生工藝—線香&香錐」課程,結合環保理念與手作創意,帶領參與者探索咖啡渣的再生應用,並學習線香與香錐的製作技術,在實作中體會轉化與創造的過程。
本校經營與管理學系與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雲嘉南分署青年職涯發展中心合作,於3月26日舉辦「經管講堂:金融領域產業趨勢」專題講座,邀請元大銀行彰化分行資深副理王瑞顯擔任講者,向同學剖析當前金融市場的變革與未來發展動向。
本校親善大使團於3月26日隆重舉行第17屆幹部交接典禮,邀請校內師長及團員們共同見證這場充滿傳承與榮耀的儀式。本次典禮象徵著第16屆幹部圓滿完成使命,正式卸任,而新任幹部則接下重任,承襲優良傳統,邁向全新里程碑。
為協助國際學生瞭解臺灣職場運作,探索未來發展方向,本校於3月19日展開第二階段「國際生見習計畫」。為期五天的活動中,來自不同國家的南大國際學生分赴四個見習單位,透過實地參與和觀察,深入認識臺灣產業現場,進一步思考自身職涯定位。
本校學生於2月前往韓國姐妹校釜山外國語大學,參與三週的韓語短期交流計畫。課程結合語言學習與文化體驗,透過韓語課程、傳統藝術、料理實作與服飾活動,引導學生在真實語境中提升語言運用能力,並深入理解韓國社會與文化,拓展國際學習視野。
本校視覺藝術與設計學系承辦教育部「藝師藝有:鼓勵學校延聘在地文化工作者或傳統藝師計畫」,於3月19日舉辦線上成果分享暨114學年度新計畫說明會,鼓勵全國藝術才能班(含資賦優異班)持續參與,共同深耕在地藝術或傳統工藝。
南部民眾仍記得去年水情拉警報,以及隨後颱風帶來的強降雨,水資源管理與氣候變遷已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本校環境與生態學院於3月19日舉辦「『平』水相逢、『南』得來訪測候所」環境教育推廣活動,邀請師生與社區民眾透過實地走訪,探索水資源循環與氣候變遷的關聯,並透過共乘、共食等方式實踐淨零綠生活。
本校通識教育中心於3月18日舉辦博雅教育講座,邀請「唱歌集音樂劇場」團長詹喆君與學生交流,分享音樂劇與歌劇的異同,並介紹臺灣本土音樂劇的發展歷程。
為提升學生求職競爭力,本校校友服務中心於3月18日舉辦「自傳這樣寫,讓你成功取得面試機會!」線上講座,為學生提供完整的求職準備,幫助他們熟悉求職流程、提升應對能力,增強競爭力。
臺南文化中心於3月14日至4月6日舉辦《再次從邊際到……》,本次展覽由南大視覺藝術與設計學系的研究生與校友策畫,以「邊際」為核心概念,透過創新視角探討藝術的界限與延展性。